歷史沿革

創業起步
1973~1981
  • 1973
    • 6月設立,資本額為新台幣1仟萬元。公司名稱:「陸海交通企業股份有限公司」
  • 1975
    • 從事重機件運輸與吊裝業務
  • 1978
    • 與英商東方半島輪船公司/台灣代理怡和有限公司簽約,承載全部進出台灣港口及內陸轉運之貨櫃運輸。
  • 1980
    • 與陽明海運簽約,承載進出台灣港口及內陸轉運之貨櫃運輸。
  • 1981
    • 合併陸豐交通企業股份有限公司(後更名為陸海高雄分公司),合併後資本額為3670萬元。
持續發展
1982~1992
  • 1982
    • 與丹麥馬士基輪船公司/台灣船務總代理快桅公司簽約,承載大部份進出台灣港口及內陸轉運之貨櫃運輸。
  • 1985
    • 與韓國現代商船公司/台灣代理商海鋒有限公司簽約,承載全部進出台灣港口及內陸轉運之貨櫃運輸。
  • 1986
    • 與啟洋公司簽約,承載進出台灣港口及內陸轉運之貨櫃運輸。
  • 1987
    • 全面啟用業務作業電腦化。
    • 購置並遷入台北總公司辦公大樓(復興北路99號)。
  • 1990
    • 承載台北市捷運系統木柵線電聯車120部。
    • 與怡和公司簽訂空櫃儲運契約。
  • 1992
    • 承載環保署樹林及新店焚化爐總重量達60,000 F/T。
突破創新
1993~1999
  • 1993
    • 台北市捷運系統淡水線電聯車132部。
  • 1995
    • 取得品質管理與保證
    • 之國際認證(ISO-9002)。
    • 與韓國現代商船公司/台灣代理海鋒有限公司簽訂空櫃儲運契約。
    • 6月證券管理委員會核准股票公開發行。
  • 1996
    • 1月25日公司上櫃掛牌
    • 台塑麥寮六輕 第一期反應爐重件運輸
  • 1997
    • 9月成立陸海洋行(股)
  • 1998
    • (破全國記錄) 在麥寮六輕工地完成高壓儲槽海、路運搬作業;該單件貨物總重為 1,377 公噸。
    • 台塑麥寮六輕 第二期反應爐重件運輸
    • 購入拖船、駁船,成立沿海航運船舶部門。
    • 投資液化石油氣事業。
  • 1999
    • 總公司遷至汐止市。
    • 公司更名為「陸海股份有限公司」。
效率務實
2000~2010
  • 2000
    • 資本額達6.5億元。
  • 2004
    • 投資瓦斯車改裝事業、瓦斯加氣站。
    • 台電大潭電廠新建工程開始發電機組運輸(共9部機持續至現今,尚在建廠運輸)。
    • 台灣高鐵車廂360件及其他設備運輸。
  • 2005
    • 台電核四第一套反應爐運輸吊裝。
  • 2006
    • 台電核四第二套反應爐運輸吊裝。
  • 2007
    • 投資越南分公司,及工業區近5萬平方米土地之長租申請。
  • 2009
    • 公司曳引車全面加裝GPS暨派車系統。
  • 2010
    • 取得品質管理與保證之國際認證(ISO-9001:2008年版)。
    • 投資太陽能發電。
追求卓越
2014~Now
  • 2014
    • 購入拖船陸海六號。
  • 2015
    • 公司曳引車全面加裝行車紀錄器。
    • 實收資本額達7.8億元。
    • 投資沼氣發電。
  • 2018
    • (破全國記錄) 完成台塑南亞美國德州EG2洗滌槽承運作業;105m / ID8.5m / 重1740噸
  • 2020
    • 與佳運重機械工程(股)公司聯盟合作,以擴大重機件運輸及吊裝業務之巿佔率與獲利能力。
  • 2021
    • 實收資本額達8億元。
  • 2022
    • 實收資本額達10億元。
    • 拖船及駁船合計已達8艘。
    • 越南分公司5棟倉庫新建完工。
    • 貨櫃運輸部門,導入智慧型手機APP派遣系統。
    • 高雄分公司新建物,獲得國家建築金質獎。
  • 2024
    • 高雄小港辦公室重建啟用獲頒國家建築金質獎
    • 取得環保標章比例達85%以上.獲台北巿政府頒 企業車隊楷模.